2022年5月长沙股票配资,乌克兰炮火连天,俄乌之间激战正酣,两国外交部又开始了骂战。
骂战的主题不是战争,而是围绕一场葬礼——乌克兰的“国父”克拉夫丘克在5月17日去世,乌克兰为他举行了国葬。
在国葬之中,泽连斯基评价他是国家的领导者,确定了乌克兰的独立,并得到世界的承认。
此举引起俄罗斯的愤慨,俄罗斯外交部告知乌方,俄罗斯不会致以哀悼。高官别兹帕尔克直言:“克拉夫丘克是个阴谋家,他不配国葬,他要为今天的俄乌战争负责。”
对于和俄罗斯打过几十年交道的政治家,俄方的评价确实有点残忍。因为俄方认为,乌克兰倒向西方的元凶就是克拉夫丘克,他是始作俑者。
其实,乌克兰民间对这位“国父”的评价也不高,他任职期间,乌克兰经济一塌糊涂,外交上毫无建树,更是推动了乌克兰的全面废核,自废武功。
2006年退出政坛后,克拉夫丘克经常被问到包括苏联解体以及废核的问题,这位老政客总是甩锅给美国的老布什、俄罗斯的。
唯有克拉夫丘克本人,在生前并不认为自己做得有多差。提起自己的退休待遇,克拉夫丘克甚至满腹苦水,吐槽基辅政府“不道德”。
那么,克拉夫丘克是个什么样的人?他在90年代初,都干了哪些大事儿?克拉夫丘克晚年过得如何?
【一】克拉夫丘克:儿时,一片面包都是奢望
1991年的苏联解体,被普京称为“人类史上最重大的地缘政治灾难”,但其实在90年代初,独联体内的国家大都为苏联解体而欢呼雀跃。
因为在当年,苏联境内几乎所有国家都觉得“我们被占便宜了”,俄罗斯觉得自己付出太多,乌克兰也觉得自己付出太多,连高加索的一群小国,都觉得自己被剥削,让外族人享受了。
除了中亚几个穷哥们外,其他国家都是支持苏联立刻解体的,乌克兰的最高苏维埃主席克拉夫丘克尤其积极。当时56岁的克拉夫丘克,早已计划好当总统,他和叶利钦是“解体派”的中坚力量。
列昂尼德.克拉夫丘克,乌克兰族,1934年出生在乌西的日托米尔州一个普通农家。他的童年比较悲惨,父母从天灾中刚刚逃出,一家人仅能温饱,又遇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。
1941年,7岁的克拉夫丘克跟着父母逃难,一路逃亡东部。不久后,父亲前往一线参战,再也没回来,后来按照烈士计算。
克拉夫丘克回忆当时,自己和母亲饥肠辘辘,多吃一片面包都是奢望。
好在战争结束后,因为父亲的牺牲,她们家庭被政府善待。克拉夫丘克回到家乡继续生活,在公立学校完成学业,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基辅大学。
克拉夫丘克在基辅大学经济学专业读书,在那个年代,苏联的经济学不是培养经济学家的,而是高级干部的摇篮。
因为特殊的“计划经济”制度,苏联的经济学其实比较“哲学”,所以经济学家比较熟悉意识形态、马列哲学,在宣传部和组织部都有较好的岗位。
克拉夫丘克就是去了宣传部,1958年后在切尔诺维茨当了学校老师、宣传干部,1960年就被调往基辅的乌共中央。
当时这种有高学历的烈属,很容易担任党政干部,克拉夫丘克后来一直留在中央,在宣传部门工作,60年代担任乌共中央秘书,70年代干到中央委员,1988年成为乌共中央二把手。
1990年,他担任乌克兰最高苏维埃主席,这时候苏联行将就木,而克拉夫丘克就是坚定的解体派。
【二】民族主义的领袖,斯拉夫的“叛徒”
对于苏联,克拉夫丘克的感情很复杂。
这个庞然大物,是他的“祖国”,但也带来他和家族的痛苦——30年代初乌克兰的天灾人祸,战争的破坏,以及他后来仕途上看到的贪污腐败,让克拉夫丘克印象深刻。
毫无疑问,克拉夫丘克是个民族主义者,这也是后来俄罗斯政府抨击他“背叛斯拉夫民族”的出发点。
在俄罗斯看来,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乌克兰,大家都是一家人。但克拉夫丘克认为乌克兰应该是独立的,而且高于俄罗斯,毕竟整个东罗斯人的文明诞生自乌克兰草原,诞生在基辅。
所以当乌共第二书记时,克拉夫丘克就“搞小动作”,推动乌克兰语的官方化。他还主张引入西欧的资本打开市场,这被乌克兰的保守派官员视为背叛苏联。
与此同时,当时因为“切尔诺贝利事件”,乌克兰民间对莫斯科非常不满,民族主义爆棚。克拉夫丘克顺应形势,在1990年掌权后,和俄罗斯的叶利钦取得联络。
转眼进入1991年,“八一九事件”后,被夺权,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宣布独立。
1991年12月8日,克拉夫丘克和叶利钦,以及白俄罗斯领导人舒什克维奇,一起签署了《别洛韦日协议》,宣判了苏联成为历史。
这三个斯拉夫国家,是苏联的核心,他们三个要散伙儿,苏联就彻底没戏了。
在签协议时,其实叶利钦有很大的私心:他想让克拉夫丘克再签署一个协议,让俄罗斯和乌克兰组建“新联盟”。
但是克拉夫丘克坚决不同意,他要乌克兰彻底独立,他要当的是国父,而不是小弟。
后来叶利钦退而求其次,想让乌克兰归还克里米亚——这是当年赫鲁晓夫从俄罗斯割给乌克兰的。
结果克拉夫丘克还是不同意,甚至一开始连黑海舰队基地塞瓦斯托波尔,都不愿意向俄罗斯开放。俄罗斯为了这个出海口,和乌克兰政府闹得很僵,两国几乎要动起手来。
而克拉夫丘克当时不怕俄罗斯,他曾说:“在苏联消失后,东欧必然有一个大国崛起,我觉得就是乌克兰。”
他完全有这个自信,因为乌克兰是个工农业发达的大国,坐拥广阔黑土地,以及80多种矿产,本地还有大量苏联时代的重工业、研究所,水平不输于西欧和美国。
更何况,乌克兰还有核武器。
乌克兰是苏联时期的军事中心之一,部署着多个导弹部队,截止1991年有170多枚可发射的战略导弹,还有超过2000颗的战术核弹。
按照和物理量算,乌克兰是当时世界第三大有核国家,仅次于美俄。
靠着雄厚的家底,克拉夫丘克和美国合作,制定了经济改革计划,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了贷款。
克拉夫丘克随即开始“去俄化”,把乌克兰语作为官方语言,修改教科书,还开始纪念30年代的灾难。最后,他还表示愿意“回归欧洲”,这都被俄罗斯政府斥为“叛徒”。
【三】我承认没干好,但我需要退休金
克拉夫丘克从西方要来了承诺,只要进行市场化改革,国家就能加入西方阵营,过上好日子。
而西方人给他开的药方,叫“休克疗法”。
一个“休克疗法”,把苏联最重要的两个成员俄罗斯、乌克兰,都忽悠瘸了。
克拉夫丘克和叶利钦这对难兄难弟,都有雄心壮志,结果被2年“休克疗法”折磨得差点亡国。
现在人们都知道俄罗斯当年很惨,其实乌克兰更惨。
在1994年,也就是克拉夫丘克执政的最后一年,乌克兰GDP创下下降20%的记录,比俄罗斯严重几倍。
受此影响,乌克兰的货币贬值100倍,平均工资十几美元,工人们开始主动离岗。加上叶利钦断了能源,乌克兰的工业大幅衰退,很多工厂被白菜价卖给西方人或本地寡头。
克拉夫丘克在基辅政府总是让人民“再等等”,西方的借款很快就到。但他不知道,其实老布什、克林顿,早给乌克兰挖下了坑,那就是废核。
老布什时代,美国就让乌克兰废核,后来克林顿和叶利钦这对好朋友联起手来,让克拉夫丘克废掉核武器,以换取数十亿美金的贷款和补助。
这个废核的结果,就是1994年签署的《布达佩斯安全备忘录》。
在这个条约中,美俄承诺给乌克兰核保护伞,承诺给与资金、技术支持,以及长期贷款,克拉夫丘克当时已经被经济危机搞得焦头烂额,所以签了字。
后来,乌克兰让俄罗斯拉走了数千颗核弹头,在美国的监督下毁掉了核弹发射井,炸掉了导弹仓库,还用挖掘机拆了图160轰炸机。
搞完这些,乌克兰等着拿钱,但克拉夫丘克没等到叶利钦和克林顿兑现承诺,1994年他就下台了。哪怕他搞了些小手段,他的得票率还是不如竞争者库奇马。
克拉夫丘克还在最高拉达当议员,可是身边支持者寥寥无几,他发现自己很快被遗忘了。
90年代末,美国和俄罗斯允诺的“支援”,兑现的寥寥无几。乌克兰独立后的整整10年,GDP都是负增长,世界银行甚至认为,乌克兰的GDP比起苏联时期缩水一半以上。
这一切,都有克拉夫丘克的责任。
在最高拉达,克拉夫丘克是左翼政党的成员,起初还想团结左翼,向总统位置发起冲击。这一点跟俄罗斯的戈尔巴乔夫很像,两人的结果也都相似,都在时代洪流里被人遗忘。
2006年,70多岁的克拉夫丘克离开了拉达,开始退休生活。
他经常撰写文章,分析乌克兰的内政和外交方针,还经常出现在各种庆典、婚礼,客串一下司仪。
他写了两本回忆录,内容大差不差——给90年代的萧条洗白,解释自己的苦衷,这一点又跟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很像。
克拉夫丘克晚年最愁的,其实是自己的退休金不够花。按照乌克兰的法律,退休元首有退休金和安保待遇,但水平不高,克拉夫丘克的退休金折合人民币大概四千五百元。
90年代末,乌克兰的平均工资才两三千人民币,克拉夫丘克的退休收入不算太低,但对于一个国家元首,曾站在世界潮头的领袖,这点钱太寒碜了。
他曾经对记者说:“现在的乌克兰社会缺乏公平和正义,有些人做点小事却挣大钱,这不单纯是钱的问题。”
克拉夫丘克最后的高光时刻,就是2020年被基辅政府任命为乌东问题的调停代表。他早在2014年就警告政府,要注意和俄罗斯爆发冲突,所以泽连斯基想当然认为“老总统是专业的”。
但事实恰好想法,克拉夫丘克没有和俄罗斯达成什么靠谱的协议,他的调停彻底失败。
俄乌战争爆后发不久,克拉夫丘克因病去世,去世前看到苏联的左膀右臂,两个斯拉夫人的国家开战,不知道他心里是什么滋味。
参考资料:
1.《乌克兰总统列·马·克拉夫丘克》,吴建军
2.《乌克兰经济危机的成因、后果和前景》,何卫
竞逐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